佛教中的邪恶--佛教徒如何理解邪恶

佛教中的邪恶--佛教徒如何理解邪恶
Judy Hall

邪恶是一个很多人都会使用的词,但却没有深入思考它的含义。 将关于邪恶的常见观点与佛教关于邪恶的教义相比较,可以促进对邪恶的深入思考。 这是一个你的理解会随着时间变化的话题。 这篇文章是理解的一个缩影,不是完美的智慧。

See_also: 伊斯兰教中 "Fitna "一词的含义

关于邪恶的思考

人们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谈论和思考邪恶,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方式。 最常见的是这两种:

  • 邪恶是一种内在的特征。 人们通常认为邪恶是某些人或群体的内在特征。 换句话说,有些人被说成是 邪恶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
  • 邪恶是一种外部力量。 在这种观点中,邪恶潜伏在周围,感染或引诱不知情的人做坏事。 有时邪恶被拟人化为撒旦或宗教文学中的其他人物。

这些都是常见的、流行的想法。 你可以在许多东方和西方的哲学和神学中找到关于邪恶的更深刻和细微的想法。 佛教拒绝这两种关于邪恶的常见思维方式。 让我们一个一个地看。

邪恶作为一种特征是与佛教相悖的

将人类分为 "善 "和 "恶 "的行为有一个可怕的陷阱。 当其他人被认为是邪恶的,就有可能成为伤害他们的理由。 而在这种想法中,有真正邪恶的种子。

人类历史上充满了以 "善 "的名义对被归类为 "恶 "的人实施的暴力和暴行。 大多数人类对自己造成的大规模恐怖可能来自于这种思维。 沉醉于自己的自以为是或相信自己内在的道德优越性的人太容易允许自己做可怕的事情了对他们讨厌或恐惧的人。

把人分成独立的部门和类别是非常不符合佛教的。 佛陀的四圣谛教学告诉我们,痛苦是由贪婪或渴求造成的,但也告诉我们,贪婪的根源是对一个孤立、独立的自我的妄想。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依他起性的教导,它说一切事物和每个人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网络的每一部分都表达和反映网络的每一个其他部分。

同样密切相关的是大乘教义中的 "空",如果我们没有内在的存在,我们怎么可能有内在的 任何事情 本质上没有自我可供依附。

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强烈建议佛教徒不要陷入把自己和他人视为内在的好或坏的习惯中。 最终,只有行动和反应;因果。 这让我们想到了因果关系,我很快就会回到这个问题。

邪恶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是与佛教相悖的

一些宗教认为,邪恶是一种在我们之外的力量,它引诱我们犯罪。 这种力量有时被认为是由撒旦或各种魔鬼产生的。 信徒们被鼓励通过仰望上帝,在自己之外寻求力量来对抗邪恶。

佛陀的教导是最不同的:

"恶由己作,人由己污,恶不由己,人由己净。 净与不净由己,无人净。"(《大藏经》第十二章第165节)。

佛教告诉我们,邪恶是我们创造的东西,而不是我们的东西,也不是一些感染我们的外部力量。

噶玛

这个词 因果报应 ,就像这个词 邪恶 因果报应不是命运,也不是什么宇宙正义系统。 在佛教中,没有神来指挥因果报应,奖励一些人,惩罚一些人。 它只是因果关系。

小乘佛教学者Walpola Rahula在其著作中写道 佛陀的教诲 ,

"现在,巴利语中的 业力 或梵语 因果报应 (意思是 "行动","做"。 但在佛教的业力理论中,它有一个特定的含义:它只指 "自愿的行动",而不是所有的行动。 它也不像许多人错误地和松散地使用它,指业力的结果。 在佛教术语中,业力从来不指其效果;其效果被称为业力的 "果 "或 "结果" ( Kamma-phala Kamma-vipaka )."

我们通过身、口、意的有意行为来创造业力。 只有纯粹的欲望、仇恨和妄想的行为才不会产生业力。

此外,我们受到我们所创造的业力的影响,这看起来像是奖励和惩罚,但我们是在 "奖励 "和 "惩罚 "自己。 正如一位禅宗老师曾经说过的,"你所做的事就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业力不是一种隐藏的或神秘的力量。 一旦你明白它是什么,你可以自己观察它的行动。

不要把自己分开

另一方面,重要的是要明白,因果报应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力量,可怕的事情确实发生在好人身上。

例如,当自然灾害袭击一个社区并造成死亡和破坏时,有人经常猜测那些受灾害伤害的人遭受了 "恶业",否则(一个一神论者可能会说)上帝一定在惩罚他们。 这不是理解业力的一种技巧。

在佛教中,没有上帝或超自然的代理人来奖励或惩罚我们。 此外,除了业力之外,还有其他力量导致许多有害的情况。 当别人遭遇可怕的事情时,不要耸耸肩,认为他们 "活该"。 这不是佛教所教导的。 而且,最终我们都会一起受苦。

库萨拉和阿库萨拉

关于业力的产生,比丘P.A. Payutto在他的文章《佛教中的善与恶》中写道,与 "善 "和 "恶 "相对应的巴利语词汇," 库萨拉 阿库萨拉 他解释说,"善 "和 "恶 "并不是英语使用者通常所说的意思、

"虽然kusala和akusala有时被翻译成'善'和'恶',但这可能会产生误导。 属于kusala的事物不一定被认为是善的,而有些事物可能是akusala,但一般不被认为是恶的。 例如,抑郁、忧郁、懒惰和分心,虽然是akusala,但通常不被认为是我们在英语中所知的'恶'。 同样地、Kusala的某些形式,如身体和心灵的平静,可能不容易进入英语单词'good'的一般理解。"......Kusala一般可译为'聪明、熟练、满足、有益、良好'或'消除痛苦的'。 Akusala的定义则相反,如'不聪明'、'不熟练'等等。"

重要的一点是,在佛教中,"善 "和 "恶 "与其说是道德判断,不如说是你所做的事情和你所做的事情所产生的影响,非常简单。

See_also: 伊斯兰男子所穿的衣服的名称是什么?

深入了解

这是对几个困难话题最简单的介绍,如四谛、顺缘和业力。 不要在没有进一步研究的情况下否定佛陀的教导。 禅师泰根-莱顿关于佛教中的 "邪恶 "的这一法会是一个丰富而深刻的讲座,最初是在9月11日袭击后一个月进行的。 这里只是一个样本:

"我不认为思考邪恶的力量和善良的力量是有帮助的。 世界上有善良的力量,人们对善良感兴趣,例如消防员的反应,以及所有为受灾者的救济基金捐款的人。"实践,我们的现实,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活泼,我们的不邪恶,只是注意和做我们的事不是说上面有人,或者宇宙的法则,或者我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能让一切顺利解决。 因果和戒律是关于为坐在你的坐垫上负责,以及在你的生活中以任何方式表达出来。这不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反对邪恶的运动来实现的。 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我们这样做是否正确。 我们能否愿意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而实际上只是注意现在的感觉,做出反应,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继续注意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保持正直的状态。这就是我认为我们作为一个国家必须作出的反应。 这是一个困难的局面。 我们都在与这一切进行斗争,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引用本文格式 你的引用 O'Brien, Barbara. "Buddhism and Evil." Learn Religions, Apr. 5, 2023, learnreligions.com/buddhism-and-evil-449720. O'Brien, Barbara. (2023, April 5). BuddhismRetrieved from //www.learnreligions.com/buddhism-and-evil-449720 O'Brien, Barbara. "Buddhism and Evil." Learn Religions. //www.learnreligions.com/buddhism-and-evil-449720 (Accessed May 25, 2023). Copy citation



Judy Hall
Judy Hall
Judy Hall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author, teacher, and crystal expert who has written over 40 books on topics ranging from spiritual healing to metaphysics. With a career spanning more than 40 years, Judy has inspired countless individuals to connect with their spiritual selves and harness the power of healing crystals.Judy's work is informed by her extensive knowledge of various spiritual and esoteric disciplines, including astrology, tarot, and various healing modalities. Her unique approach to spirituality blends ancient wisdom with modern science, providing readers with practical tools for achieving greater balance and harmony in their lives.When she's not writing or teaching, Judy can be found traveling the world in search of new insights and experiences. Her passion for explor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is evident in her work, which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empower spiritual seekers around the globe.